随着《哪吒之魔童降世》等国产动画IP的爆火,IP经济再次成为热议话题。
我国并不是没有好IP,动漫领域的有哪吒、大鱼海棠、天官赐福,文旅领域有故宫系列、大唐不夜城、三星堆等,游戏领域和影视IP更是层出不穷。但尽管中国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潜力巨大的IP,国内主题公园却始终未能像迪士尼、环球影城等国际知名主题公园那样,形成强大的品牌效应和跨地区辐射能力。
我国目前拥有385座主题公园,87座为特大型和大型主题公园,但其中22%面临亏损。为什么我国主题公园难以复制迪士尼的成功?随着哪吒IP引爆国产动画,又该如何抓住这一机会,掀起主题公园新风潮?
中国主题公园无顶流
随着《哪吒之魔童降世》的爆火,哪吒这一经典IP再次成为全民热议的焦点。各地区纷纷“抢夺哪吒”,试图将这一热门IP与本地文化、旅游产业相结合,不仅地方文旅争相为哪吒“上户口”,哪吒主题乐园的概念也在社交平台上被争相热议。
有热心网友脑补出一座完整的哪吒主题乐园:从乐园主题到游乐设备,从美食餐饮到非遗体验,主打一个哪吒宇宙的沉浸式体验。
一有IP崛起,话题就会跳到建个主题公园。迪士尼乐园、环球影城在我国掀起一轮又一轮热潮,而我们本土的主题公园为何不温不火?
要想探讨这个问题,要先来捋清一下主题公园的概念。
《关于规范主题公园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》(下同意见)中明确指出,主题公园是以营利为目的兴建的,占地、投资达到一定规模,实行封闭管理,具有一个或多个特定文化旅游主题,为游客有偿提供休闲体验、文化娱乐产品或服务的园区。这些园区主要包括以大型游乐设施为主体的游乐园,大型微缩景观公园,以及提供情景模拟、环境体验为主要内容的各类影视城、动漫城等。
同时,《意见》将主题公园划分为特大型、大型和中小型三个等级。总占地面积2000亩及以上或总投资50亿元及以上的,为特大型主题公园;总占地面积600亩及以上、不足2000亩或总投资15亿元及以上、不足50亿元的,为大型主题公园;总占地面积200亩及以上、不足600亩或总投资2亿元及以上、不足15亿元的,为中小型主题公园。
国民级IP失语了?
主题公园的鲜明性由文化IP的数量和知名度决定,而IP的影响力与商业运作息息相关。
例如,迪士尼庞大的IP帝国,不是一天建成的。1923年,迪士尼由动画工作室起家,不仅打造出米老鼠、唐老鸭这些形象,还把《白雪公主》等老故事翻新,制造一批经典IP。1955年,加州迪士尼乐园开业,但迪士尼的野心不止步于儿童市场。
2006年起,迪士尼先后豪掷百亿美元,分步骤拿下皮克斯、漫威、卢卡斯、二十一世纪福克斯,将蜘蛛侠、X战警、阿凡达这些顶流IP收入麾下,落地到乐园、周边产品,一路开挂,全球粉丝都爱得不行。
与之相对应的,我国的方特是在成立主题公园之后,再开发的文化IP。除了“熊出没”这一知名IP外,目前华强方特旗下并无其他有影响力的、 发展成熟的文化IP,且受众偏低幼,难以破圈。